1. 茶葉放久了會不會發(fā)霉
辨別茶葉發(fā)霉的辦法:
1、茶葉發(fā)霉呈灰白色,能聞到霉變的味道,在陽光下抖動有粉塵。
2、用手指捻茶葉、如果能夠將茶葉捻碎成粉末,表明茶葉干燥度較好,如果捻不碎,表示濕度較高,甚至可能已經發(fā)霉,更可能含有霉素。
3、可以取少量用開水沖泡,比原來色深,且有異味,不夠芳香,那就估計是發(fā)霉了。 發(fā)霉變質的茶葉里含有青霉酸、氯環(huán)素、黃天精等多種霉菌素。這些毒素進入人體,會出現腹泄、腹痛、頭暈、四肢無力等癥狀。長期飲用可以使肝臟、腎等臟器變性、壞死,甚至有致癌作用。因此霉變的茶葉不能飲用,必須棄掉。
2. 茶葉多久會發(fā)霉
最好是不要喝了,這個可不是臭豆腐,發(fā)霉就說明茶葉受潮了,已經變質,只是拿出來幾天慢慢干燥了所以霉消失了,即使肉眼看不見,但實質上還是變質的。云宗茶葉為您解答!
3. 茶葉放久了會不會發(fā)霉掉色
由于各種細菌、霉菌等微生物,接觸到食物,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養(yǎng)分,發(fā)育、繁殖.期間會產生很多的生長代謝產物,產生各種各樣的味道,如酸、臭等等.因此食物腐敗變質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.分析實驗結果,泡在水中的茶葉不發(fā)霉,而露在空氣中的茶葉發(fā)霉,得出的結論應該是:霉菌的生長與繁殖跟空氣有關.茶水放久了就會滋生出去多種真菌,你所說的就是各種不同真菌的顏色. 如霜霉菌,腐霉菌,疫霉菌,綿霉菌,青霉,紅霉
4. 茶葉放久了會不會發(fā)霉變質
如果茶葉過期了,就會慢慢變時產生霉菌,過了期的茶葉,最好不要再喝了。因為茶葉過了期就會慢慢變濕,產生很多霉菌,里面的成分就會改變,營養(yǎng)價值也流失了,而且還會產生細菌,對身體有一定的傷害。
不光是茶葉過期不能喝,日常生活中過了保質期的食品,藥品,以及一些生活用品都不要去使用。
從安全角度講,超過保質期的盡量避免使用,否則引起不良后果
5. 茶葉會不會發(fā)霉變質
茶葉發(fā)霉是因為茶葉受儲存條件如溫度濕度的變化影響而受潮變質所致
6. 茶葉怎么會發(fā)霉
是因為:茶里的糖份與茶多酚粘在了茶盤上,經過室內變化的溫度而形成了霉斑,每天喝完茶用布多擦幾下就沒事了。
1:木質茶盤容易受環(huán)境影響而發(fā)霉,使用習慣不好也會導致發(fā)霉。
清洗發(fā)霉茶具的方法如下:
1、用三份水兌一份家用漂白劑形成混合溶液。
2、用海綿蘸取混合溶液涂在有霉斑的地方,覆蓋霉斑周圍30-60公分的區(qū)域。
3、保持溶液在表面留存至少20分鐘,待其變干后,再添加適量的溶液。
4、用水徹底沖洗。
5、用溫和的清潔劑清洗表面,并再次用水沖洗。
6、曬干后即可繼續(xù)使用。
7、注意:用漂白劑時,始終佩戴護目鏡、橡膠手套和舊衣物。請勿將漂白劑與氨水產品混合,以免產生有毒的氣體
7. 茶葉放久了會不會發(fā)霉了
保溫杯里的茶葉放了一年發(fā)霉,還能不能用?如果保溫杯里的茶葉放了一年了,已經發(fā)霉了,那么最好不要再飲用了,畢竟發(fā)霉的東西是致癌物質,長期的飲用對我們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損害,甚至于死亡,所以,無論任何食用的東西,只要發(fā)霉了就不要再吃了,當然保溫杯里茶葉放了一年,發(fā)霉了,也不要再飲用了。
8. 茶葉放多久會發(fā)霉
綠茶常溫一般情況下一年左右,黑茶5年至20年,紅茶1年至3年,白茶1年至2年,黃茶一年左右,青茶1年至2年。影響茶葉保質期的因素主要有溫度、光線、濕度。如果存放方法得當,降低或消除這些因素,則茶葉可長時間保質。
1、黑茶:
一般認為磚茶存放10至15年,千兩茶10至15年,散茶5至10年,其經濟,品飲價值較高,高檔原料制作的精品茶存放1至2年即有較好的口感。
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,一般而言,生茶的保質期在5年左右,熟茶經過特殊發(fā)酵越陳越香,茶葉保質期在15年以上。
一般茶葉的保質期多久
2、綠茶:
綠茶保質期在常溫下一般為一年左右。綠茶由于沒有經過發(fā)酵,保存方面要求相對其它茶類要高,保質期也最短。如果保存得當,保質期也可以延長。
3、紅茶:
一般紅茶的保質期都比較短,一般是1年,次摘和秋摘的紅茶保質期為1-2年,錫蘭紅茶保質期比較長,二年的比較多。散裝紅茶的保質期,一般是18個月,一般袋裝紅茶保質期是24個月,罐裝或用鋁箔紙包裝的紅茶可保存三年左右,紙袋包裝的紅茶可保存兩年左右。
4、白茶:
一般的茶葉保質期為兩年,因為過了兩年的保質期,即使保存的再好,茶的香氣也已散失殆盡,白茶卻不同,它與生普洱一樣,儲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濃,素有一年茶、三年藥、七年寶之說,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,十幾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經非常難得。白茶存放時間越長,其藥用價值越高,因此老白茶極具收藏價值。白茶說是越陳越好,當然也是要在保存的好的前提下,白茶一般是要密封保存的,不然會散失其中的水分或潮濕。保存好才能達到一年茶,三年藥,七年寶的說法。
5、黃茶:
黃茶屬發(fā)酵茶類,黃茶的制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,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。所以黃茶與綠茶一樣,保持期都只有一年左右。
6、烏龍茶(青茶):
不像普洱茶保存時期越久陳味就越醇厚,正常情況下烏龍茶冷藏保鮮18個月,如果是烘焙的烏龍茶時間可以往后推六個月,達24個月,烘焙的烏龍茶無須冷藏保鮮,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就可!
判斷茶葉是否過期:
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看它是不是發(fā)霉,或出現陳味,綠茶是不是變紅,湯色變褐、暗;滋味的濃度、收斂性和鮮爽度下降,此外看它包裝上的保質期,另外如果是散裝茶葉,最好不要超過18個月再沖飲。
9. 茶葉放久了會發(fā)霉嗎
茶葉是有保質期的,過了保質期或者存放不適當,茶葉同樣會霉變,霉變的茶葉不能再喝。通常密封包裝的茶葉保質期為12個月至24個月不等,在茶葉的包裝袋上會標明的。散裝茶葉保質期更短。將茶葉存放在密封性比較強、陰涼、干燥、低溫的地方比較好。普洱、大紅袍存放時間越久,其滋味反而變得更醇和好喝。
10. 泡過的茶葉為什么會發(fā)霉
有可能你的壺沒有完全干透就蓋上蓋子了。泡完茶后,務必把茶渣和茶湯都倒掉,用熱水沖淋壺里壺外,然后倒掉水分。應保持壺內干爽,絕對不可積存濕氣,如此養(yǎng)出來的陶壺,才能發(fā)出自然的光澤。
(至于有人說把茶渣或茶湯留在壺內陰干,則是想當然的做法,是非常不正確的,養(yǎng)壺要自然,不要刻意而為之。) 把茶壺沖淋干凈后,應打開壺蓋,放在通風易干之處,等到完全陰干后再妥善收存,若在壺還沒有干透的情況下就蓋上壺蓋,易產生霉味。
存放時宜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,不宜放在悶燥處,更不可以為珍貴,用后包裹或密封。
另外:泡茶之前,宜先用熱水沖淋茶壺內外,可兼具去霉、消毒與暖壺三種功效。。
(若在紫砂方面有不清楚的,歡迎留言交流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