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手工炒制綠茶毛尖的最佳方法
最是一年春好處,滿目翠萍染茶山。清明節(jié)至,采芽做茶,綠茶品類里面,最愛手工炒制的茶品,手工炒茶,即是功夫,又是傳承。今天說說手工炒制的,信陽毛尖。
手工炒制是信陽茶農(nóng)傳統(tǒng)和主要的制茶方法,自古而傳,至今仍在使用。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工藝流程是:鮮葉攤放→生鍋→熟鍋→初烘→攤涼→復烘→揀剔。
生鍋 : 主要是起殺青和初揉的作用。鍋溫掌握在160~200℃。特級一級毛尖生鍋溫度要求偏低,隨著鮮葉嫩度降低,鍋溫要逐漸升高。每鍋投葉量約0.5千克。
操作方法 : 用直徑84厘米的鐵鍋(俗稱牛四鍋),以35°的傾斜度裝置在33厘米高的鍋臺上。炒茶前先把鍋面磨光擦凈,炒茶期間始終保持鍋面光滑潔凈。當鍋溫達到要求時,鮮葉下鍋,用竹茅扎成的茶把,有節(jié)奏地挑動翻炒,葉子在鍋內(nèi)發(fā)出輕微的劈啪聲,變軟“下綿”后,改用轉(zhuǎn)揉動作,起揉捻作用即用茶把梢端將茶葉收攏,作圓形轉(zhuǎn)動,每轉(zhuǎn)20圈~30圈,將茶葉抖散一次,重復二三次,待葉子初步成條,約五成干時,趕到熟鍋內(nèi)整形在生鍋中,鮮葉嫩度不同,揉捻掌握的力度也不同。特級、一級茶用力宜輕些,葉子偏老,用力宜重些。雨水葉要適當提高鍋溫和減少投葉量并適當多抖散氣。
熟鍋 : 熟鍋與生鍋并連在一起,鍋徑與生鍋相同,基本動作有轉(zhuǎn)揉趕條、甩條和理條,熟鍋的作用是進一步蒸發(fā)水分,發(fā)揮香氣,做條整形使茶葉外形達到細、圓、緊、直。
熟鍋溫度,特級、一級80-100℃;二級、三級及三級以下90-120℃。操作方法:茶葉從生鍋中趕到熟鍋后開始仍以轉(zhuǎn)揉為主,用茶把子作孤形轉(zhuǎn)動,輕揉茶葉,當茶葉緊細時,便行趕條。用把子梢端的彈力帶動茶葉,迅速有力地上下來回趕動,使茶團充分散開,然后用腕力輕微扇動幾下,待茶條緊細度初步固定,不粘手時改用理條。
理條的基本動作是抓條和甩條,作用是促進茶條緊直。
抓條時,手心向下,拇指與另外四指張成“八”字形,使茶葉從小手指部位帶入手中沿鍋帶上,用大拇指捏起,離鍋心15厘米高處,即用腕力將茶葉由“虎口”處迅速敏捷地搖動甩出,使茶葉從鍋內(nèi)上緣依次落入鍋心。手中的茶葉不要一次甩,宜保留2/3。如此循序進行,到茶條成形,有七八成干時,即可出鍋。
理條時,茶葉要抓得勻,甩得開擺得直。手勢開始應松、高、輕、慢,隨水分散失,并逐步緊、低、重、快。
特級和一級茶手勢及動作宜松、輕,,切勿與鍋面擦磨。
熟鍋出鍋的茶葉攤放在直徑85厘米長的竹區(qū)凸心烘頭上約30分鐘。
每烘頭攤放五六熟鍋葉量時,即上炕灶烘焙。
烘焙 : 烘焙分3個操作程序,即初烘(毛火)、攤放、復烘(足火)。主要作用是固定外形,繼續(xù)蒸發(fā)水分,達到干燥的目的,防止品質(zhì)劣變,進一步發(fā)揮色、香、味。
初烘溫度(烘頭中心處)70°℃~90℃,時間20分鐘~25分鐘,每隔5~8分鐘翻動1次。復烘采用文火慢烘,溫度60℃左右,時間30分鐘,每隔10分翻動1次,每烘攤?cè)~量為初烘攤?cè)~量的2倍。以木炭作燃料,烘前1小時生火,火溫要穩(wěn)定,上葉厚薄要均勻,烘心頂可適當厚一些。翻烘時要把烘頭輕輕拿下來,放在可以轉(zhuǎn)動的竹匾上翻動。手勢要輕,翻動要勻翻后輕輕上炕,防止茶末掉入炕內(nèi)產(chǎn)生煙味。
經(jīng)初烘后的茶葉要攤放4小時左右,最低不少于40分鐘,攤放厚度15~33厘米左右。通過攤放,使葉內(nèi)水分重新分布,利于足干。
初烘后茶葉含水量10%-15%,手捏稍感戳手,有彈散力,色綠、香正。復烘后茶葉含水量約6%,手揉茶計成粉末,色澤翠綠,香氣清高,外形美觀,白毫顯露經(jīng)烘焙足干后,還要進行人工揀別,把條索不緊的粗老葉和黃片茶梗及碎末剔出來,達到各級茶應具有的外形標準。經(jīng)揀剔的各級凈茶為毛尖;片茶(或稱回青條)列為五級;大片及碎末列為級外茶。
2. 手工炒制綠茶毛尖的最佳方法是
毛尖茶葉的沖泡方法:
準備好茶葉,備好茶具和沖泡水源,做好泡茶前準備。
把水倒入隨手泡,插入電源加熱,直到把水燒開。
把燒開的水,倒入玻璃杯和品茗杯溫燙茶具,然后把水倒掉。
放入5克毛尖茶葉,等開水涼至75度左右,倒入茶壺至七分滿。
半分鐘后,倒出茶湯至公道杯,分至品茗杯開始飲用。
茶湯飲至1/3后,繼續(xù)加入熱水沖泡,然后倒出茶湯。
3. 毛尖茶葉的制作方法
毛尖茶的制作主要有篩分、攤放、生鍋、熟鍋等八個步驟。毛尖茶是綠茶的一種品種,其外形細直、圓潤光滑,茶葉全身遍布著白毫,香氣香遠悠長,茶湯的味道十分的鮮濃甘爽獨特...
4. 綠茶毛尖用洗茶嗎
毛尖茶葉沖泡水溫在75至85度之間為宜。
1、毛尖屬于綠茶類,未經(jīng)萎凋發(fā)酵,因此沖泡水溫在75至85度之間為宜。溫度低了無法泡開,溫度高了容易把綠茶泡熟,產(chǎn)生水悶味,弱化清香味,影響湯色質(zhì)量,容易渾濁。而且綠茶經(jīng)高溫泡后,水溶物浸出翻倍,特別是咖啡堿等,苦澀感增加。
2、毛尖茶的用量: 沏茶時用茶量,可因人而異,但不能太少。一般情況按三分茶七分水或四分茶六分水的比例用茶。毛尖茶適合中投。先把水導致三分之一滿,放入茶葉,用手輕輕搖動杯子,讓茶能夠濕潤并充分舒展,然后把水導入七分滿。把水倒入七分滿是綠茶通用的沖泡方法,所謂是“七分水三分情” 茶具 選用茶具,喝信陽毛尖茶,對茶具的要求并不高。擴展資料毛尖茶的功效與作用歸納為:瘦身減肥、美白、抗衰老、強機體免疫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降血壓、改善消化不良、防癌、抗菌、防齲齒、清口臭、提神、明目、防紫外線、防皮膚病、抗輻射、護膚美容健體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、增強記憶力、去頭屑和減少吸煙危害等等。常喝毛尖茶的功效能降低血壓。是因為信陽毛尖茶葉內(nèi)含的咖啡堿和兒茶素能促使人體血管壁松弛,并能增血管有效直徑,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彈性,消除脈管痙攣。
5. 毛尖綠茶怎么制作
方法/步驟分步閱讀
1將灶臺里的鐵鍋清洗干凈,將鍋中殘留的水分燒干。
2將鐵鍋燒熱,溫度高點好,然后將新鮮的茶葉嫩芽倒入鍋中,記住在此過程中要用刷子不斷的攪動,要讓嫩芽受熱均勻,攪動的速度要快,不要讓葉片被燒焦了。
3當所有的葉片嫩芽變得的枯萎時將葉片全部撈出來,放入事先裝備好的篩子里面,然后乘熱用雙手將茶葉用力揉,將里面的水分揉出來,當揉了十分鐘后,再將茶葉嫩芽倒入鍋中,繼續(xù)錢步驟的做法,反復三次,或者更多,看茶葉的水分而定。
4當茶葉的水分被揉的沒有時,將茶葉嫩芽撈出,放入篩子中,均勻的攤開,然后放在炭火上面烘烤,直到水分完全沒有,新鮮的信陽毛尖就大功告成了。記住,炭火上面千萬不能有煙,不然制作出來的茶葉會有一股煙熏的味道,極其難喝。
6. 手工炒制綠茶毛尖的最佳方法是什么
1、杯泡法,茶葉與水的比例,因人口味而定,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為適中。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,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。
2、玻璃杯品毛尖茶,沏泡毛尖茶的小訣竅:用少許熱水醒茶,再加冷水沖,如此泡茶即喝,不燙口。
3、無論用茶壺,茶杯還是其他茶具沏泡綠茶,都不要讓綠茶久泡,而是要如同沏泡工夫茶一樣,沏泡后馬上把茶湯從沏泡茶具中倒入專門喝茶用的茶杯享用。否則,再好的茶葉都給泡壞了味道。最后,喝毛尖茶還是信陽毛尖味道好些。待客九品這里的不錯,你可以預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