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一碗情深茶葉
《烈酒難入喉》
我卻只能獨(dú)自眼淚流,千杯烈酒真的難入喉,一生癡情我白了頭。要走的人別去挽留,多一個字都是求,千杯烈酒真的難入喉
想喝一碗清晨的粥,深情面前說不出口。一首情詩訴離愁,等待了多少春秋 我的愁。只在夢里與你手牽手,無緣再續(xù)黃昏后 緣字難猜透,兩情相悅最后卻放手。
永遠(yuǎn)難忘記 說陪我到永久。霧里看花花卻不再有。想要和你今生 相知又相守。我卻只能獨(dú)自眼淚流,千杯烈酒真的難入喉。
一生癡情我白了頭,要走的人別去挽留,多一個字都是求,千杯烈酒真的難入喉。
想喝一碗清晨的粥,深情面前說不出口,一首情詩訴離愁。永遠(yuǎn)難忘記 說陪我到永久,霧里看花花卻不再有
2. 一葉一情懷茶葉
3百到6百不等,真正好的要5百以上,關(guān)鍵區(qū)別在于產(chǎn)地,制茶工藝
3. 一葉情深 茶葉
回答:故都的秋原文讀音:gù dū
de qiū yuán wén
《故都的秋》—郁達(dá)夫(原文)
秋天,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,總是好的;可是啊,北國的秋,卻特別地來得清,來得靜,來得悲涼。我的不遠(yuǎn)千里,要從杭州趕上青島,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,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“秋”,這故都的秋味。
江南,秋當(dāng)然也是有的,但草木凋得慢,空氣來得潤,天的顏色顯得淡,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(fēng);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,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,混混沌沌地過去,只能感到一點(diǎn)點(diǎn)清涼,秋的味,秋的色,秋的意境與姿態(tài),總看不飽,嘗不透,賞玩不到十足。秋并不是名花,也并不是美酒,那一種半開、半醉的狀態(tài),在領(lǐng)略秋的過程上,是不合適的。
不逢北國之秋,已將近十余年了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,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,釣魚臺的柳影,西山的蟲唱,玉泉的夜月,潭柘寺的鐘聲。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,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,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,早晨起來,泡一碗濃茶,向院子一坐,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,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。從槐樹葉底,朝東細(xì)數(shù)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,或在破壁腰中,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?;ǎǔ瘶s)的藍(lán)朵,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。說到了牽?;ǎ乙詾橐运{(lán)色或白色者為佳,紫黑色次之,淡紅色最下。最好,還要在牽?;ǖ?,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(xì)且長的秋草,使作陪襯。
北國的槐樹,也是一種能使人聯(lián)想起秋來的點(diǎn)綴。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,早晨起來,會鋪得滿地。腳踏上去,聲音也沒有,氣味也沒有,只能感出一點(diǎn)點(diǎn)極微細(xì)極柔軟的觸覺。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,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,看起來既覺得細(xì)膩,又覺得清閑,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(diǎn)兒落寞,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,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。
秋蟬的衰弱的殘聲,更是北國的特產(chǎn),因?yàn)楸逼教幪幦L著樹,屋子又低,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,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。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。這秋蟬的嘶叫,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,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(yǎng)在家里的家蟲。
還有秋雨哩,北方的秋雨,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,下得有味,下得更像樣。
在灰沉沉的天底下,忽而來一陣涼風(fēng),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。一層雨過,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,天又晴了,太陽又露出臉來了,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,咬著煙管,在雨后的斜橋影里,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,遇見熟人,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(diào),微嘆著互答著地說:
“唉,天可真涼了——”(這了字念得很高,拖得很長。)
“可不是嗎?一層秋雨一層涼了!”
北方人念陣字,總老像是層字,平平仄仄起來,這念錯的歧韻,倒來得正好。
北方的果樹,到秋天,也是一種奇景。第一是棗子樹,屋角,墻頭,茅房邊上,灶房門口,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。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,在小橢圓形的細(xì)葉中間,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,正是秋的全盛時期,等棗樹葉落,棗子紅完,西北風(fēng)就要起來了,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,只有這棗子、柿子、葡萄,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,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,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。
有些批評家說,中國的文人學(xué)士,尤其是詩人,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的色彩,所以中國的詩文里,贊頌秋的文字的特別的多。但外國的詩人,又何嘗不然?我雖則外國詩文念的不多,也不想開出帳來,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,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,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,總能夠看到許多并于秋的歌頌和悲啼。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,也總以關(guān)于秋的部分,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。足見有感覺的動物,有情趣的人類,對于秋,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,幽遠(yuǎn)、嚴(yán)厲、蕭索的感觸來的。不單是詩人,就是被關(guān)閉在牢獄里的囚犯,到了秋天,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,秋之于人,何嘗有國別,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(qū)別呢?不過在中國,文字里有一個“秋士”的成語,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《秋聲》與蘇東坡的《赤壁賦》等,就覺得中國的文人,與秋和關(guān)系特別深了,可是這秋的深味,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,非要在北方,才感受得到底。
南國之秋,當(dāng)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,比如廿四橋的明月,錢塘江的秋潮,普陀山的涼霧,荔枝灣的殘荷等等,可是色彩不濃,回味不永。比起北國的秋來,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,稀飯之與饃饃,鱸魚之與大蟹,黃犬之與駱駝。
秋天,這北國的秋天,若留得住的話,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,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。
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。
4. 一往情深茶葉
說起這個問題,讓我想到了一種病,就是相思病。可見思念一個人會如骨,如心,甚至可以左右一個人的,思想和行動。
相信很多人都經(jīng)歷過這種相思之苦,想見而見不到的時候,茶不思飯不想,甚至于夜不能寐。愛情,親情,友情,這些感情,在長時間得不到釋放的時候,都會讓人痛苦難熬。
思念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,如影隨形。有些人把這種思念會寫成一首歌,有些人把它寫成一首詩,來表達(dá)自己的思念之情。
這種思念來自于一種愛,一往情深的愛情,不求回報(bào)的親情, 還有珍貴的友情。因?yàn)榭坦倾懶模运寄罘浅M纯?,?dāng)然這種思念中也會夾雜著一些幸福。
5. 一杯茶一生情
一杯茶,一份情,一生緣。
有了喧嘩,自己無法心靜,有了打鬧。別人無法凝思。
6. 一杯茶一份情
紅塵難以看破,人生卻可悟透。浮沉中涵養(yǎng)淡定從容的定力,潮起潮落之間舉重若輕,風(fēng)云變幻之際擊節(jié)而歌,還還生命一份灑脫與嫻靜。行色匆匆的人們,在欲望的驅(qū)使下疲于奔命,暮然回首,才發(fā)現(xiàn)一路美景皆不見,徒留一聲長嘆。世界繁華喧囂,關(guān)了燈,熄了火,內(nèi)心寂寥。從從容容一杯酒,平平淡淡一壺茶。
漫漫人生路,得失一棋局。生活中值得追求的東西實(shí)在太多了,結(jié)果追來逐去,到最后什么也不可能擁有,一通瞎忙乎。其實(shí),得失不過是一種心境,想開了,看淡了,結(jié)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。人生沒有完美,幸福沒有滿分,當(dāng)執(zhí)著成為一種負(fù)累,放手就是解脫。
7. 一碗情深茶葉四罐裝多少錢一盒?
《天官賜福》:血雨放貸,黑水欠債,白衣傳銷,青燈拐賣,太子短袖,將軍種馬,少君女相,公主放牛,謝憐下廚,花城寫字,巨陽將軍。
三郎來吃飯,哥哥來練字,鬼界王羲之,天界新東方,黑水上青玄,白夜題書紅袖添香,君憐花兮我憐君兮,隔紅云賞花心堪憐,世中逢?duì)栍曛蟹昊ǎ蜓詠y我亦亂卿,暖花憐夜,玉葉金枝,撫花人,拾塵花。
8. 一杯茶一段情
千秋大業(yè)三杯酒,萬丈紅塵一壺茶。男人比女人愛喝茶,至于為什么似乎沒有追溯的必要。只是愛喝茶的男人總是別有一番意味,經(jīng)得起風(fēng)雨,享得了從容,睿智優(yōu)雅,值得信賴。
愛喝茶的男人有涵養(yǎng)
一片葉子能歷經(jīng)千年而不衰,除了形美味美外,還有濃厚的文化底蘊(yùn)在里面。所以愛喝茶的男人有內(nèi)涵,懂天文節(jié)氣,懂地理環(huán)境,懂禪茶一味。從采青的環(huán)境氣候到發(fā)酵焙火的程度,從鐵觀音的飲法到普洱茶的泡法,他們可以從文學(xué)到美學(xué),從地理到天文、物理,無所不會。
愛喝茶的男人愛喝茶的男人更健康
茶最先是作為食用和藥用的,飲用是在食用、藥用的基礎(chǔ)上形成的,喝茶有益身體健康已經(jīng)是常識。愛喝茶的男人時常在辦公樓層到洗手間之間走動,不易患骨質(zhì)增生,椎間盤突出;如果再來一個茶之旅,走訪茶園坊間,想不煉出強(qiáng)健的身體都難。
愛喝茶的男人很浪漫
從飽滿的干茶到杯中舞蹈的嫩葉,從單一器皿到唯美的茶席,從舉手投足的從容到細(xì)品佳茗的優(yōu)雅,總是能讓愛喝茶的男人沉浸于各種幽美茶境茶器的熏陶中,自然深受藝術(shù)氣息的感染,不被世俗紛擾,能夠在簡單的生活中制造浪漫,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得精彩。
愛喝茶的男人很睿智
一片嫩葉經(jīng)受過熱火的洗禮、粉身碎骨的折磨之后,才能百煉成茶,留下淡淡的苦澀的清香。真正的好茶經(jīng)得起沸騰熱水的考驗(yàn),而愛喝茶的男人通常歷經(jīng)了歲月的洗禮,總是滿腹經(jīng)綸,醇香醞釀的彌久,有了納萬物的寬廣,有了無欲則剛的超然,有了心平如水的豁達(dá)。
愛喝茶的男人很從容
茶香中每一種花、果香、山水的味道,茶湯里一絲的酸澀感、苦雜味,每一泡啜進(jìn)口中,都細(xì)細(xì)品味,不夠從容,則迷誤了很多。愛喝茶愿意跋涉千里享受清新秀麗的山水美姿,也愿意偷得浮生半日去享受那一杯茶的時間,他們總能在快節(jié)奏的生活中活得從容與灑脫。
9. 一片茶葉一片情
1.一個人,一杯茶,一本書,一簾夢。有時候,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,也只有此刻,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驚。
2.雨天,習(xí)慣了一個人坐在窗前,手捧一杯清茶,細(xì)細(xì)的品味,慢慢的回憶。
3.一個人這樣靜靜的坐著,沏上一杯茶,在氤氳的茶香里想一些事情,只是不曾想起什么。
4.一個人,一杯茶,一首歌,一顆無法安睡的心。誰沒有低落的時候呢。
5.品一壺好茶,就象品人生一樣,苦中有香,香里帶甜,茶剛?cè)肟谙仁强嗟?,苦去而甜來?/p>
6.在生命之冬,我們追求生命的完整和超然,追求如茶般的淡然。片片茶葉,浮沉之間,展現(xiàn)人生百態(tài)。臨窗獨(dú)坐,我們有了過余的時間去呷一口清茶,看一片落葉,憶人生之路!
7.冬天泡一杯淡茶,坐在院子里細(xì)細(xì)品味。溫暖的陽光輕輕地射在大地上,坐一會兒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
10. 一碗情深茶葉多少錢
中國地域廣闊,風(fēng)俗習(xí)慣存在很大差異,此所謂百里不同俗,十里改規(guī)矩。小編是魯西南人,我們這個地方,老人去世,按老傳統(tǒng)整個葬禮流程是這樣的。
現(xiàn)在新喪大多以三天為期,下面按時間先后,詳列各項(xiàng)事宜。
第一節(jié):第一天
一、穿壽衣
人病危時,絕氣之前,先穿壽衣。夫婦先亡一方的,穿壽衣為單數(shù);夫婦雙亡的,穿壽衣為雙數(shù)。兩頭見棉,取“以棉(眠)為安”之意。
二、燒背褡
先人在靈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氣,兒女把 事先準(zhǔn)備好的背褡搭在門檻上(背褡內(nèi)裝紙錢元寶),點(diǎn)火燒之。同時念叨:金童玉女,前來背褡,西去路上,好生伺候。并呼喚亡人(爹、娘)看好錢褡,該用就用,該花就花,千萬不要委屈自己。一路走好,仙界去安家。待燒完背褡后方可舉哀痛哭。
三、丟噙口錢
噙口錢是一枚青銅錢,由長子丟入死者口內(nèi),為“口中含寶”,寓吉祥之意。
四、放餅子和麩子
亡人已逝,包一包麩子和一包小圓餅分別放在死者左右手中,同時念歌:“走到螞蟻山,麩子撒兩邊。走到惡狗山,餅子撒兩邊。”使死者在去陰司的路上一路平安。
五、系絆腳繩
人死后停尸在屋當(dāng)門靈床上,用一條麻繩捆住兩腳,以防炸尸。到辭靈或入殮時,再解開去掉。
六、蓋蒙臉紙
用一張白紙蓋上臉,從頭部向下蓋。因死后臉色難看,以免親人傷心或害怕。
七、放隱身草
隱身草就是一把谷草,呈三角形放在靈床前面。
八、燒倒頭紙
意為給死者送錢,親人痛哭一場。
九、做倒頭面
做一碗面條,放在棺頭前面,叫倒頭面,斜插一雙筷子,備死者食用。
十、點(diǎn)長明燈
在棺材前面放一盞油燈,為死者照路,從點(diǎn)上一直到油盡自滅,不能添油。
十一、掛衣服
在堂屋北墻立一把掃帚,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掛在掃帚上,下葬時燒掉。
十二、放糧食
棺后放一袋糧食,敞開袋口,斜靠棺上,抬棺時使糧食自然傾灑,向前灑得越長越好。
十三、剪歲數(shù)紙
按死者歲數(shù),有多少歲就剪多少對,用死者拐棍掛在胡同口,男左女右,以示家中亡人,街坊鄰居前來吊紙。第二天晚上辭靈時燒掉,換上一方形白布。
十四、做孝服
孝家主要成員,用麻系腰,戴孝帽,系孝帶。
十五、搭靈棚
在靈堂門外搭靈棚,設(shè)香案,擺祭品,立牌位。正中間掛竹簾,安放遺像,像下用白紙寫一大“奠”字,像側(cè)寫喪聯(lián)。
十六、寫牌位
父靈:(正中豎寫)故顯考X公諱++老大人之靈位(在公字右下側(cè)小寫一個諱字,諱下寫父名,X為父姓)母靈:A、(正中豎寫)故顯妣AX氏諱++老孺人之靈位(在氏字右下側(cè)小寫一個諱字,諱下寫母名,A為父姓,現(xiàn)在也可以不寫;X為母姓)
十七、寫紙幡
紙幡,主要起到金童玉女寶幡接引、引魂入墓。
說明:
1、紙幡為三長條式,上面留出20公分,其余割開,長度為一米,寬度為24公分,兩邊的兩條幅各6公分,中間一條12公分。
2、用麻坯在黃幡上頭穿個眼,拴在一米多高的細(xì)柳棍上。
3、長子摔盆捧牌位,次子打紙幡,上林安葬后,將紙幡插在墳頭上。
十八、寫素聯(lián)
挽父:一天雨雪凋椿樹,滿目云山慘棘人(薤露興悲)
淚灑冰天悲失祜,父歸東土痛無依(蓼莪抱痛)
挽母:莫報(bào)春暉傷寸草,空余血淚泣萱花(遺愛千秋)
終天唯有思親淚,百草痛無益母靈(慈云縹緲)
十九、報(bào)喪
派人報(bào)喪,親友前來吊紙。如果發(fā)喪,還需發(fā)帖。
父母報(bào)喪帖式:
二十、燒關(guān)門紙
每晚關(guān)門時燒關(guān)門紙,早晨開門時燒開門紙。
第二節(jié):第二天
一、上林請神
在辭靈當(dāng)天的下午,執(zhí)事領(lǐng)孝子抱牌位上林請神。到林上燒紙時,執(zhí)事曰:“點(diǎn)香神知,聞香神現(xiàn),請神入位,回家受奠。敢告。”孝子一揖四叩,起身一揖,抱牌位回家。
二、安神
請神到家,與新喪合牌位,孝家行安神禮,一揖四叩即可。
三、盛殮
在辭靈的當(dāng)天傍晚,客到齊后,特別是要經(jīng)過主要親友看罷無有異議之后,方可入殮。入殮之前,先用棉絨把棺底鋪好,同時念三遍鋪材歌:“頭頂金,腳蹬銀,子孫后代出貴人。”棉絨上面再鋪條褥子,褥子上擺放九枚銅錢,叫“墊背錢”。頭下一枚,兩肩下各一枚,腰下一枚,兩胯下各一枚,臀下一枚,兩腳下各一枚。然后放好枕頭,抬尸入棺。揭開蒙臉紙,解開絆腳繩,對死者正衣正冠,做全身最后檢查。
四、凈面照面
舀一碗凈水,象征性給死者洗臉,洗臉時念凈面歌:(男)“澆花澆根,留子留孫,只留富,不留貧,子孫后代不求人?!保ㄅ霸曰魳s,留閨女留外甥;栽花留花,多留福,少留怕,榮華富貴都留下?!眱裘嫱戤叄淹肟墼诠浊?,出喪時由抬棺人用腳跺爛。然后用一面鏡子象征性照一照死者面容,讓死者滿意,然后用力摔碎鏡子。把一切安頓停當(dāng),就扯斷絆腳繩,解開捆手索,全家最后瞻仰遺容。這時不許嚎哭,說是防止淚滴尸身,下世不能轉(zhuǎn)生。隨將棺蓋半掩(頭位留空),便于瞻仰遺容。然后焚香,共同燒入殮紙,全家舉哀。
五、封棺口
起靈前,壽終男由姥娘家至親、壽終女由娘家至親看殮,觀察靈柩尸首,是否有不妥之處。
隨后,由長子或長孫頭頂托盤,內(nèi)裝新毛巾一條、上等香煙2盒,現(xiàn)金20元(手巾包裹)。雙膝跪于門口中央,面向棺材,待至親砸好第一扣,方可站起。把托盤交予引扣木匠師傅。
鑲上棺扣,扣上系五色線。合扣后棺上灑五色糧。孝家就地大哭一場。
六、辭靈
在出殯頭一天晚上,在靈棚舉行祭奠儀式,叫辭靈。先由孝家行辭靈十二拜禮,然后親友帶祭禮行辭靈禮。
七、送三(送盤纏)
孝子手抱牌位,繞棺轉(zhuǎn)一圈,口喊“爹(娘)上轎走”。出家門,兩忙人用椅子抬牌位在前,孝家和上林的親友手捧清香在后,路上兩步一擲香,到十字路口或村頭,首先把椅子擺在十字路口南方,執(zhí)事曰:孝家面南祭拜朱雀神,一拜南方丙丁火,子孫代代發(fā)家伙,亡人繞火而行;然后把椅子轉(zhuǎn)到西方,執(zhí)事曰:孝家面西祭拜白虎神,二拜西方庚辛金,子孫代代發(fā)萬金,亡人拾金而行;最后把椅子轉(zhuǎn)到北方,執(zhí)事曰:孝家面北祭拜玄武神,三拜北方壬癸水,子孫代代大富貴,亡人順?biāo)小?/p>
此為拜四方,實(shí)際只拜三方,從家出來的方向不拜。也有一說,林地方向不拜。
拜畢,執(zhí)事把牌位請到轎內(nèi),安放妥后,孝眷起身痛哀,從左到右,圍轎一周,并把手中清香撒在轎頂,轉(zhuǎn)回靈棚,途中兒女不能再哭。另有人燒轎。
第三節(jié):第三天
一、祭祖
出殯當(dāng)天早上,由執(zhí)事帶領(lǐng),響班隨行,孝長子或長孫抱公雞上林破土,破土前先行祭祖禮。孝子一揖后跪于祖墳前上香、奠酒、焚紙,一揖四叩首。執(zhí)事曰:“林堂陰宅肅靜,今天是××府(太)君仙逝大祭,安葬于祖塋側(cè),歸塋之前,先告禮知,共安九泉,敢告?!毙⒆佣\告曰:老爺爺、老奶奶、爺爺、奶奶,俺爹(娘)已仙逝,今天就挨您住下,請您老人家往后多多照顧。
二、刨墳
孝家抱公雞破土,先在墓穴上畫個長方形坑樣,燒香焚紙,孝子用針刺破雞冠,把血滴到酒盅,再倒上酒澆在四角及中間。接著孝家拿雞嘴在佳城內(nèi)地面畫十字,執(zhí)事隨曰:天圓地方,人倫常綱,今日破土,百事吉昌。鳴炮奏樂!然后孝家在四角和中間各挖一锨土,回家時向刨墳人一揖三叩首,以謝代勞。
墳?zāi)孤穹ǎ何滩灰娤?,雁行排列,閃開神路,只有祖墳可用夾棺葬(所謂夾棺葬,指一夫多妻者,男居中,妻居兩邊),其子孫只能用排棺葬(所謂排棺葬,指一夫多妻者,男居內(nèi),妻全居外)。夫妻墳兩棺材頭要齊,兩棺側(cè)距前為一豎腳,后為一橫腳。
埋葬排列方法主要有三種:
圖一:大昭穆(攜子抱孫)
圖二:小昭穆(偕妻抱子)
圖三:帶子上殿
三、設(shè)禮桌
即收禮所設(shè)記賬桌。奠客到后,必須到禮桌登記、納禮、領(lǐng)孝。然后奠客等候祭奠,如果是娘家客先行過去,一般不等。如果是該著跪棚,可以告訴桌上,以便先過。
祭禮賬單
專人記賬,記清核準(zhǔn),對賬無誤后及時交給內(nèi)執(zhí)事。
四、迎吊客
把吊客帶來的供禮或者抓供的錢項(xiàng)先擺在祭桌,如有帳子也掛在棚前。然后執(zhí)事領(lǐng)孝子迎客,行至迎客的供桌前,先進(jìn)行拜供,執(zhí)事向供桌一揖,孝子向供一揖三叩首,平身一揖,此時吊客肅立;(有的地方?jīng)]有拜供一節(jié)),然后迎客,執(zhí)事向客頭一揖,客頭還揖。孝家一揖三叩首,平身一揖,吊客拱身靜候,如果是舅、叔、哥等出迎,吊客理應(yīng)半跪。然后吊客跟隨執(zhí)事前行,直至大門。
走到大門口,另有執(zhí)事迎接,執(zhí)事一揖,吊客還揖。吊客進(jìn)到棚口,執(zhí)事喊“客到”,另一執(zhí)事喊“謝客”,此時吊客正身一揖,然后叩頭鳴哀。此時執(zhí)事燒紙。人拉吊客止哀,再連叩三頭,平身一揖,禮畢轉(zhuǎn)回,出門到茶桌,等候祭奠。此是吊紙。
如果燒吊一時,即吊紙與祭奠同時進(jìn)行,則吊紙完后不要出棚,而是接著祭奠,一般施行十二拜禮,具體做法如下:
吊唁十二拜禮
立身靈棚左角,向供桌上首執(zhí)事一揖,執(zhí)事還揖。左腳一步到靈棚中線,再右腳一步到靈棚右角,向供桌下首執(zhí)事一揖,執(zhí)事還揖。然后左跨一步到棚中線。以上向兩執(zhí)事做揖是一種文明禮貌動作,有之亦可,無之亦可。下面方算十二拜禮:立身靈棚中線一揖,上一步一揖,再上一步一揖到供桌前,跪下上香,上香畢伏地叩頭,起身桌前一揖。然后斜向右后退一步,一揖,接著四叩頭四作揖。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,一揖,再次跪下上香,上香畢叩頭,起身桌前一揖。然后斜向左后退一步,一揖,接著四叩頭四作揖。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,一揖,跪下奠酒,完畢伏地鳴哀,執(zhí)事拉起,起身一揖。然后一邊鳴哀一邊行禮,鳴哀直到禮畢。向正后方退一步,一揖,然后四叩頭四作揖(也可跪地連叩四頭,起身一揖,謂懶十二拜)。如此禮畢。執(zhí)事喊“回禮”,眾棚趴子舉哀棍行禮,此時隨即俯身做環(huán)形還揖。有需頂簾子者,此時上一步到左前方跪地鳴哀,執(zhí)事拉起止哀,出棚。
棚口處有執(zhí)事迎接,執(zhí)事一揖,吊客還揖。如此完畢,吊客到飯桌即可。如果該著陪祭,等候執(zhí)事來喊“陪祭的客”,跟隨執(zhí)事到靈棚行送行禮,一起上林。
五、送行禮
孝家與上林的親友一起在靈棚行送行禮,一般為十二拜禮。
(也有的把“燒轎送行”安排此時進(jìn)行。)
六、起靈
起靈之前,要請陪祭上林的客點(diǎn)心酒果,不能空腹上林。執(zhí)事曰:“今天是×××府君(女稱太君)仙逝大祭,眾位親友蒞臨,增光盡心,孝家前來安坐?!毙⒓乙灰?,三叩首,平身一揖。
此時閨女在靈堂前跪拜一炷香,吹嗩吶拿天鵝,費(fèi)用閨女支付。
然后,執(zhí)事領(lǐng)孝子請陪祭的客一同上林,執(zhí)事曰:“孝家請陪祭的客,靈堂前盡心,孝家伏揖,跪,一叩首,再叩首,三叩首,平身,伏揖?!弊咧链箝T外再做一次。
七、出殯
出殯時,鳴炮奏樂,在大門外設(shè)桌,擺上煙酒點(diǎn)心,招待抬喪的人(南方叫“八角”)。出殯前,每人要吃兩塊“大肉”,喝一碗白酒。執(zhí)事領(lǐng)孝子一揖三叩,抬喪人起棺出喪。把棺材抬到大門外喪架上,孝家行十二拜禮。把棺抬起時,孝子將“落盆”重重地摔在磚石上,意思是打碎陽間用的鍋。一盆摔下,圍觀者蜂擁搶祭,誰搶的多誰有福,小的吃了成人,大的吃了長壽。長子摔盆,孝家引路前行,三步一前走,兩步一回頭,這叫“迎材頭”。行至路祭處,落喪路祭。
八、路祭
路祭是孝子祭路神,求路神讓道。路祭禮一般十二拜禮即可。把棺材停放在大街正中,孝子夾道分列,各家吊客行祭禮,有四拜、八拜、十二拜和二十四拜幾種。(有的地方此時安排“誦讀路引”)。
九、下葬
下葬后,執(zhí)事讓孝男孝女看看是否適當(dāng),再請娘家客看是否有意見。最后,執(zhí)事曰:“抬重的請不要走,孝家還有一謝?!毙⒓乙灰救?,起身一揖。
然后行墓祭禮,完畢,執(zhí)事曰:“請眾親友留步,孝家還有一謝?!毙⒓疫殿^。孝家把腰中系麻與哀棍丟在坑內(nèi),圓墳一周,一邊撒土一邊留下少許,用衣服兜好,圓墳完后回家,把土倒在糧倉內(nèi),以保佑生活安康。